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吸吸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吸吸
病狀名,指氣息短促微弱,難以接續之狀。此症多因元氣虛衰、肺腎氣弱所致,屬中醫「少氣」範疇。
內經淵源
《靈樞·癲狂》提及:「少氣,身漯漯也,言吸吸也。」文中「吸吸」描繪氣虛力弱時,呼吸淺短無力,伴隨身體懈怠之態。此為氣機不續、臟腑失養之象,與《素問》論「氣虛則吸促」相通。
病機探微
- 元氣虛損:先天不足或久病耗傷,腎為氣之根,腎虛則納氣無權,致呼吸淺表。
- 肺脾氣弱:肺主氣司呼吸,脾為氣血生化之源,二者虛衰則宗氣不足,呼吸乏力。
- 陽氣虛脫:重證如脫陽危候,可見吸吸短氣,伴冷汗淋漓、脈微欲絕。
證候辨析
- 若吸吸兼見語聲低微、倦怠懶言,多屬肺脾氣虛;
- 若伴腰膝痠軟、動則氣喘,常責之腎不納氣;
- 倘突然發作,面青肢冷,需辨氣隨血脫之險證。
古籍佐證
《諸病源候論》云:「肺主於氣,氣為陽,氣虛則陽不足,故言語吸吸。」《醫宗金鑑》亦指:「短氣者,呼吸雖急而不能接續,似喘而無聲。」均闡明吸吸與氣虛、陽衰之密切關聯。
此症雖以虛證為主,然臨床須辨明病位層次,結合四診,方能精準施治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