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奚鳳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奚鳳鳴

奚鳳鳴,明代醫家,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早年專攻瘍醫,精於癰疽之診治。其臨證特色在於重視癰疽潰後腐穢之清除,主張若瘡面中央潰爛、四周膿腐未淨,非以吮吸之法難以徹底去腐生新。故每遇此證,常招募他人以苦酒(即醋)漱口後吮吸瘡毒;若患者貧困無資,則親為吮膿,其仁心仁術可見一斑。

醫術與理論背景

  1. 癰疽辨治
    癰疽之症,中醫視為氣血壅滯、熱毒蘊結所致。奚氏注重局部腐敗與整體氣血之關聯,認為「腐不去則新不生」,此與《黃帝內經》「陳莝去而腸胃潔」之理相通。其吮膿之法,實為仿效古代「鍼砭」與「導引」之結合,透過物理性排膿,助益邪毒外透。
  2. 苦酒之用
    苦酒(醋)性酸斂,具殺蟲解毒之效。奚氏以之漱口,不僅潔淨吮者口腔,亦取其酸收之性,緩解吮吸時瘡毒內傳之虞,暗合「先安未受邪之地」的治未病理念。
  3. 瘍科外治特色
    明代瘍醫外治技術日趨精細,除吮膿外,尚有藥線引流、燻洗等法。奚氏之法雖原始,然體現「因勢利導」原則,與當時《外科正宗》強調的「拔毒外出」思路相契,亦反映瘍科對「膿毒當瀉」的重視。

歷史評價

奚鳳鳴雖無專著傳世,然其術德兼備,承襲唐宋瘍科經驗,並結合地域醫療需求,展現民間醫家的實用智慧。其吮癰之舉,不僅是技術手段,更寓含「醫者父母心」的濟世精神,為後世醫德典範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