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翕翕發熱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翕翕發熱,中醫名詞,出自《傷寒論》。是六經病中太陽中風發熱的一種臨床癥候,多兼見自汗、惡風寒等症。
《內外傷辨惑論》中說:「翕翕發熱……發於皮毛之上,如羽毛之拂,明其熱在表也。」方有執註:「翕翕發熱,乃形容熱候之輕微。」方用桂枝。
清代醫家王清任認為瘀血在肌肉,亦可有翕翕發熱,甚至「證象白虎(湯證),口渴心煩,支體刺痛,宜當歸補血湯合甲己化土湯加桃仁、紅花、柴胡、防風、知母、石膏;血府逐瘀湯亦治之。」(見《血證論.發熱》)瘀血而呈翕翕發熱者,臨床較不多見。
以下是《傷寒論》原文:
太陽中風,陽浮而陰弱,陽浮則熱,陰弱則自汗,嗇嗇惡寒,翕翕發熱,無汗而喘,其脈浮緊,此為太陽中風,表不解,陽浮在表,故惡寒、自汗、喘也。若脈浮緊而渴者,表有熱也,可與桂枝湯。
桂枝湯方:
桂枝三兩(去皮),芍藥三兩,甘草二兩(炙),生薑三兩(切),大棗十二枚(擘)。上五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覆取微汗,不汗,再服。(本經)
【方解】
本方為治療太陽中風證的代表方劑。方中桂枝、芍藥、甘草三味為君藥,共奏解表和營,調和營衛之功。生薑、大棗為佐藥,共奏和胃散寒之功。
【主治】
太陽中風證。症見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身痛、無汗、脈浮緊等。
【加減】
若表實無汗者,可加麻黃、杏仁、石膏等以增強解表散寒之力;若表虛有汗者,可加附子、乾薑等以溫陽固表;若兼有心煩、口渴者,可加生地、麥冬等以養陰清熱;若兼有胸悶、氣喘者,可加蘇子、白芥子等以行氣寬胸;若兼有腹痛、泄瀉者,可加黃連、黃芩等以清熱燥濕;若兼有咽喉腫痛者,可加桔梗、甘草等以宣肺利咽;若兼有目赤腫痛者,可加菊花、甘草等以清肝明目。
【現代應用】
本方可用於治療感冒、流感、肺炎、支氣管炎、急性扁桃體炎、急性咽喉炎、急性胃腸炎、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哮喘等屬於太陽中風證者。
【注意事項】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陰耗陽。
【附方】
桂枝加葛根湯:
桂枝三兩(去皮),葛根三兩,生薑三兩(切),大棗十二枚(擘)。上四味,以水一斗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一升,覆取微汗,不汗,再服。(本經)
【方解】
本方為治療太陽中風證,兼有頭痛、項強者而設。方中桂枝、葛根、生薑、大棗四味為君藥,共奏解表和營,調和營衛之功。
【主治】
太陽中風證,兼有頭痛、項強者。
【加減】
若頭痛甚者,可加白芷、蔓荊子等以祛風止痛;若項強甚者,可加羌活、獨活等以祛風通絡。
【現代應用】
本方可用於治療感冒、流感、肺炎、支氣管炎、急性扁桃體炎、急性咽喉炎、急性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