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溪病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溪病,古病名。指水毒病。多發於山谷溪源地區。《諸病源候論.水毒候》:「自三吳以東及南諸山郡縣,有山谷溪源處,有水毒病,春秋輒得。……以其病與射工診候相似,通呼溪病,其實異。」或單指無瘡的水毒病。該書並謂:「有瘡是射工,無瘡是溪病。」參見水毒病、射工病條。

溪病,又名溪毒,是一種水毒病。水毒病是由於飲食不節,或感受水濕之邪,或因外感風寒,內生濕熱,水濕停留在體內,不能正常排泄,導致水濕內停,水毒內生,以發熱、頭痛、身重、四肢無力、煩渴、小便不利、大便溏薄等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疾病。溪病多發於山谷溪源地區,與射工病相似,但溪病無瘡,射工病有瘡。

溪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是導致溪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飲食不節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水濕內停,水毒內生。
  2. 感受水濕之邪:感受水濕之邪也是導致溪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水濕之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水濕內停,水毒內生。
  3. 外感風寒:外感風寒也是導致溪病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。風寒之邪侵襲人體,會導致肺氣不宣,水濕內停,水毒內生。

溪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發熱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發熱的症狀。發熱的程度一般不高,多在37.5℃~38℃左右。
  2. 頭痛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頭痛的症狀。頭痛的部位多在前額,疼痛的性質多為脹痛或鈍痛。
  3. 身重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身重乏力的症狀。患者會感到全身沉重,四肢無力,不想動。
  4. 煩渴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煩渴的症狀。患者會感到口渴,但喝水後不能緩解。
  5. 小便不利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小便不利的症狀。患者的小便量減少,顏色發黃,有時還會出現尿頻、尿急、尿痛等症狀。
  6. 大便溏薄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大便溏薄的症狀。患者的大便稀薄,顏色發黃,有時還會出現腹瀉、腹痛等症狀。

溪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清熱利濕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發熱、頭痛、身重、煩渴、小便不利、大便溏薄等症狀,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水濕內停、水毒內生所致。因此,溪病的治療方法以清熱利濕為主。常用的清熱利濕的中藥有:黃連、黃芩、梔子、木通、澤瀉、茯苓、白朮、大腹皮、車前子等。
  2. 健脾益胃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脾胃功能失調的症狀,如食欲不振、腹脹、腹瀉等。因此,溪病的治療方法還要兼顧健脾益胃。常用的健脾益胃的中藥有:党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扁豆、薏苡仁等。
  3. 疏風解表:溪病患者常常會出現外感風寒的症狀,如惡寒、發熱、頭痛、鼻塞、流涕等。因此,溪病的治療方法還要兼顧疏風解表。常用的疏風解表的中藥有:麻黃、桂枝、白芷、生薑、大棗等。

溪病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有節:溪病的發病與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