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溪毒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溪毒,古病名,出自《肘後備急方》卷七。指的是由水毒引起的疾病。水毒是指人體內水液代謝失常,導致水腫、腹脹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溪毒病的發病原因主要與飲食不當、外感風寒、情志不遂等因素有關。飲食不當,例如過食生冷、肥甘厚味,會損傷脾胃,導致水液代謝失常;外感風寒則會損傷人體陽氣,使水液無法正常運化;情志不遂,如長期抑鬱、焦慮、悲傷等,會導致氣機鬱滯,進而影響水液代謝。

溪毒病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水腫、腹脹、嘔吐、腹瀉等。其中,水腫是最常見的症狀,多見於下肢,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全身水腫。腹脹則是指腹部脹滿,常伴有腹痛、便祕或腹瀉。嘔吐是指反胃吐出胃內容物,通常發生在溪毒病的急性期。腹瀉是指大便稀薄、次數增多,多見於溪毒病的慢性期。

溪毒病的治療以清熱利水、化痰消腫為主。常用中藥有茵陳蒿、金銀花、連翹、大黃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赤小豆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拔罐等治療方法。

溪毒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1. 飲食宜清淡,少食生冷、肥甘厚味。
  2.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
溪毒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