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溪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溪穴,經穴別名。

1.出《針灸甲乙經》。即歸來,見該條。

2.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承泣。見該條。

溪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歸來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外台秘要》,別名承泣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歸來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外台秘要》,別名承泣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歸來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外台秘要》,別名承泣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歸來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外台秘要》,別名承泣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針灸甲乙經》,別名歸來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

溪穴,出《外台秘要》,別名承泣。在目外眥角下,當眶下緣凹陷處。布有眶下神經分支,眶下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目赤腫痛,目眥外腫,目視不明,目眩,頭痛,鼻塞,齒痛。針法:直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