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熄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熄風,是中醫[1]治風法之一。指平息[2]內風[3]的治療方法。即治內臟[4]病變[5]所致的風病。內風可見眩暈、震顫[6]筋惕肉瞤抽搐等「風勝則動」的病理表現,甚則可見卒然昏倒、不省人事、抽搐痙厥等。由於發病機理不同,臨床上又可分為滋陰熄風、平肝熄風、瀉火熄風、和血熄風等多種治療方法。

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曰:“風者,陽邪也,其性善動,故能動經絡,動筋骨,動血脈,動神明,動五臟六腑,動人身之百骸。”風邪致病,多見於肝、脾、腎三臟。肝主風,風邪犯肝,可見頭痛、眩暈、目赤腫痛、耳鳴耳聾、肢體麻木、抽搐等症;脾主四肢肌肉,風邪犯脾,可見肌肉麻木、四肢拘攣、筋惕肉瞤等症;腎主骨,風邪犯腎,可見腰膝酸軟、足跟疼痛、足下腫脹等症。

熄風法治療內風證,根據不同病因,臨床上又可分為滋陰熄風、平肝熄風、瀉火熄風、和血熄風等多種治療方法。

滋陰熄風法,適用於陰虛內風證。常用方劑天麻鉤藤飲羚羊角鉤藤湯鎮肝熄風湯等。

平肝熄風法,適用於肝陽上亢證。常用方劑有鎮肝熄風湯、羚羊角鉤藤湯、天麻鉤藤飲等。

瀉火熄風法,適用於肝火熾盛證。常用方劑有羚羊角鉤藤湯、天麻鉤藤飲、鎮肝熄風湯等。

和血熄風法,適用於血虛風動證。常用方劑有當歸四逆湯四物湯補陽還五湯等。

熄風法在臨床應用中,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方能取得良好療效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中醫學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  2. 平息债券_百度百科

  3. 內風_內風的治療_醫學百科

  4. 內臟 - A+醫學百科

  5. 病变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
  6. 震颤(医学名词)_百度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