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出瘄發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出瘄發熱,病證名。指出疹發熱。為正氣鼓毒外透所致。《瘄略》:「出瘄發熱,愈壯愈妙,熱壯斯能盡透。但須知此熱乃從胃腑中鬱蒸而出,斷不可誤謂表邪,以大開其毛竅。」

麻疹在出疹之前,鬚髮熱以鼓邪毒外出。待麻疹全透之後,其熱勢不宜過高,過高則傷津耗液,礙礙皮疹的收沒。特別是素體陽旺,或夏令出麻,尤應注意。

出瘄發熱,是麻疹在發病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症狀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主要通過飛沫傳播。發病初期,患者會出現發熱、咳嗽、流鼻涕等症狀,隨後會出現皮疹。出瘄發熱是麻疹在出疹之前出現的一種症狀,是由於正氣鼓毒外透所致。

出瘄發熱的臨床表現為高熱,體溫可達40℃以上,面色潮紅,口乾舌燥,煩躁不安,食欲不振,大便乾燥,小便黃赤。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痛、咽痛、肌肉酸痛等症狀。

出瘄發熱的治療以清熱解毒、疏風透表為主。常用中藥有銀翹散、桑菊飲、荊防敗毒散等。西醫治療主要以退熱、止咳、抗病毒等藥物為主。

出瘄發熱是麻疹的一種常見症狀,多數患者在治療後可以痊癒。但如果治療不當,也可能會引起一些併發症,如肺炎、腦炎、心肌炎等。因此,如果出現出瘄發熱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