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膝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膝骱穴

膝骱穴(又稱膝蓋穴、膝眼穴),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穴位。位於人體小腿前外側,髕骨下緣外側端、腓腸肌腱中點處。

膝骱穴在中醫學中具有疏通經絡、緩解疼痛、調理脾胃等功效。主治膝關節疼痛、膝蓋積水、下肢痿痹、腳氣、腸鳴腹脹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膝骱穴的配伍穴位有:

  1. 配陽陵泉穴和足三里穴:有疏通經絡、緩解疼痛的作用,主治膝關節疼痛、膝蓋積水等症狀。

  2. 配太沖穴和三陰交穴:有調理脾胃、緩解腹脹的作用,主治腸鳴腹脹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  3. 配承山穴和委中穴:有舒筋活絡、緩解疼痛的作用,主治下肢痿痹、腳氣等症狀。

按摩方法:

  1. 用拇指指腹按揉膝骱穴,每次按摩時間為3-5分鐘,每天2-3次。

  2. 用手掌按揉膝骱穴周圍的肌肉,每次按摩時間為3-5分鐘,每天2-3次。

  3. 用熱毛巾敷在膝骱穴上,每次敷放時間為10-15分鐘,每天2-3次。

艾灸方法:

使用艾條對膝骱穴進行艾灸,每次艾灸時間為5-10分鐘,每天1-2次。

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過度刺激膝骱穴,以免引起不良反應。如果有膝關節炎、膝蓋積水等症狀,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