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細理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細理

細理乃中醫古典文獻中描述人體體質特徵之重要術語,特指皮膚紋理細密緻密之生理狀態。此概念首見於《黃帝內經》,為中醫體質學說與診斷學之關鍵指標。

古籍溯源

《靈樞·衛氣失常》篇有明確記載:「脂者其肉堅,細理者熱,粗理者寒。」此段經文揭示:皮膚紋理之粗細程度與人體內在寒熱性質存在顯著關聯。細密之膚理多提示陽熱體質,而粗糙之膚理則多見於陰寒體質。

理論基礎

細理之形成根源於先天稟賦與後天調養。《內經》認為,衛氣充盈者,其膚理往往較為緻密;而營血充沛者,則使肌膚潤澤細膩。明代醫家張景岳於《類經》中進一步闡釋:「理細者,血氣盛而膚腠密也。」

體質特徵

具備細理特徵者,其皮膚呈現以下特點:

  • 毛孔細微難辨
  • 皮紋排列緊密有序
  • 觸感細膩光滑
  • 皮膚屏障功能較強

此類體質者多見於「陽明質」與「少陽質」之人,其氣血調和,陰陽相對平衡。

臨床意義

在診斷學中,細理可作為辨識體質與判斷病機之重要參考:

  • 熱性體質辨識:細理者多伴隨面赤、易怒、口渴等陽熱症候
  • 疾病轉歸預測:外感病中,細理者較易從陽化熱
  • 治療反應判斷:此類患者對辛涼解表藥反應較為敏感

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於《臨證指南醫案》中,常以皮膚紋理粗細作為判斷衛分證與氣分證轉化之輔助指徵。

現代詮釋

當代中醫體質學研究發現,細理特徵者其皮膚角質層結構較為完整,表皮細胞排列緊密,與西醫學所謂「屏障功能良好」有相通之處。此類體質者交感神經張力往往較高,基礎代謝率偏高,與古籍所載「細理者熱」之論述相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