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郄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郄穴是經穴分類名。見《針灸甲乙經》。郄,是間隙的意思,經脈之氣深聚之處的穴位稱郄穴。十二經及陰蹻、陽蹻、陰維、陽維各有郄穴一個,大多分佈於四肢肘膝以下,臨床多用於治療急性病癥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最等。
《針灸甲乙經》曰:“郄,間隙也。經脈之氣深聚之處,皆為郄穴。”《難經》曰:“郄者,氣之所聚也。”《類經圖翼》曰:“郄者,氣之所聚,血之所行,故主急病。”
郄穴分佈於四肢肘膝以下,多為急性病證的常用穴位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最等。
郄穴的定位方法,一般是根據經脈的走向和穴位的名稱來確定。如梁丘穴,在足陽明胃經上,位於膝蓋外側,當髂骨外上緣與腓骨小頭之間的凹陷處。孔最穴,在手太陰肺經上,位於肘窩橫紋中點上方一寸,當肱骨外上髁與橈骨下端連線的中點處。
郄穴的針刺方法,一般是直刺或斜刺,深度以2~3寸為宜。如梁丘穴,直刺0.5~1寸;孔最穴,斜刺0.5~1寸。
郄穴的臨床應用,主要用於治療急性病證。如胃痛取梁丘,吐血取孔最等。
郄穴的保健作用,主要體現在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疼痛等方面。如梁丘穴,具有疏通胃經、緩解胃痛的作用;孔最穴,具有疏通肺經、緩解咳嗽的作用。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經常按摩郄穴,以起到保健作用。如胃痛時,可以按摩梁丘穴;咳嗽時,可以按摩孔最穴。
郄穴的按摩方法,一般是用手指指腹按揉穴位,每次按揉5~10分鐘,每天2~3次。
郄穴的保健作用,雖然有一定的效果,但不能代替藥物治療。如果患有疾病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