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呷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呷嗽,病名。胸膈痰飲停聚,咳嗽時呀呷有聲。《諸病源候論.咳嗽病諸候》:「呷嗽者,猶是咳嗽也。其胸鬲痰飲多者,嗽則氣動於痰,上搏喉咽之間,痰氣相擊,隨嗽動息,呼呷有聲,謂之呷嗽。」證見咳嗽上氣,胸膈煩滿,項背拘急,聲重鼻塞,頭昏目眩,痰氣不利,呀呷有聲。治宜祛痰利膈以止咳,方用射干丸、款冬花散、華蓋散等(《和劑局方》卷四)。參見咳嗽條。
呷嗽,又稱呷呷嗽,是一種因胸膈痰飲停聚,咳嗽時呀呷有聲的病症。其主要症狀為咳嗽上氣,胸膈煩滿,項背拘急,聲重鼻塞,頭昏目眩,痰氣不利,呀呷有聲。
呷嗽的病因主要與痰飲停聚有關。痰飲是指體內水液代謝失常,水液停聚於體內所形成的病理產物。當痰飲停聚於胸膈時,會影響肺的宣發肅降功能,導致咳嗽、胸悶、氣喘等症狀。
呷嗽的治療方法主要以祛痰利膈、止咳化痰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射干、款冬花、瓜蔞仁、陳皮、半夏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呷嗽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限酒,避免熬夜,注意勞逸結合。
- 飲食清淡,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刺激性食物。
-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激動。
如果出現咳嗽、胸悶、氣喘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