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蝦蟆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蝦蟆黃,病名。三十六黃之一。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一:「治蝦蟆黃,舌上青脈起,七日盛,九日病過,急烙大椎即效。此病盡晝夜不睡,宜服豉梔湯方。」參見黃疸有關條。
蝦蟆黃,又稱蝦蟆黃疸,是一種急性黃疸。其特點是舌上青脈起,七日盛,九日病過,急烙大椎即效。此病盡晝夜不睡,宜服豉梔湯方。
蝦蟆黃的病因是由於肝膽濕熱,鬱結不散,導致脾胃受損,不能運化水濕,水濕停聚於肝膽,化生濕熱,濕熱蘊結,熏蒸肝膽,導致肝膽功能失調,出現黃疸。
蝦蟆黃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發熱、黃疸、腹脹、腹痛、大便溏泄、小便黃赤、舌苔黃膩、脈弦滑數。
蝦蟆黃的治療以清熱利濕、疏肝解郁為主。常用方藥有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、柴胡疏肝散等。
蝦蟆黃的預後一般良好,但如果治療不及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
蝦蟆黃的食療方有:
- 茵陳蒿茶:取茵陳蒿3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- 龍膽瀉肝湯:取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、澤瀉、木通、大黃、當歸、白芍、甘草各1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- 柴胡疏肝散:取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、甘草各10克,水煎服,每日1劑。
蝦蟆黃的注意事項有:
- 患者應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患者應清淡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患者應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- 患者應定期複查肝功能,以了解病情發展情況。
蝦蟆黃是一種急性黃疸,如果治療不及時,病情可能會加重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以早日康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