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蝦蟆黃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蝦蟆黃(蝦蟆黃疸)

蝦蟆黃(又稱蝦蟆黃疸)是一種急性黃疸,主要特徵是舌上有青脈,七天內達到高峯,九天後病情逐漸好轉,立即治療大椎灸對症效果顯著。此病患者晝夜不得安睡,建議服用豉梔湯方。

蝦蟆黃的病因是由於肝膽濕熱,造成脾胃功能受損,無法正常運化水濕。這些水濕停滯在肝膽中,產生濕熱並形成結塊,對肝膽造成壓迫和損害,導致黃疸發生。

蝦蟆黃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發燒、黃疸、腹脹、腹痛、大便稀糊、小便呈黃色,舌苔為黃膩狀,脈搏很快。

蝦蟆黃的治療主要以清熱利濕、疏肝解鬱為主。常用的方劑包括茵陳蒿湯、龍膽瀉肝湯和柴胡疏肝散等。

蝦蟆黃一般情況下預後良好,但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惡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

食療方案:

  • 茵陳蒿茶:將茵陳蒿30克煎水飲用,每日1劑。
  • 龍膽瀉肝湯:將龍膽草、黃芩、梔子、澤瀉、木通、大黃、當歸、白芍、甘草各10克,煎水飲用,每日1劑。
  • 柴胡疏肝散:將柴胡、白芍、枳殼、香附、甘草各10克,煎水飲用,每日1劑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患者應該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• 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,避免攝取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• 患者應保持正常的大便通暢,避免便祕。
  • 患者應定期檢查肝功能,以瞭解病情的進展情況。

蝦蟆黃是一種急性黃疸,如果不及時治療,病情可能惡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以早日恢復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