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瞎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瞎乳
病名。指婦女於哺乳期間出現乳頭內陷之證候,屬中醫婦科及外科範疇。《中國醫學大辭典》載:「此證因女孩生後,其母未嘗擠其兩乳,至長大生育,乳頭藏於乳房中。小兒吮乳,每每吮破,疼痛難忍。若畏痛而不使兒吮,則必腫脹成癰,故必忍痛令兒吮之。」
病因病機
本病因先天發育不足或後天失養所致。女子幼時乳頭未經適當牽引按摩,致乳竅閉塞,氣血壅滯,乳絡不通。及至產後,乳頭深陷,嬰兒難以含吮,若強行吸吮則易致乳頭破裂,氣血瘀阻,化熱生膿,甚則發為乳癰。《外科正宗》云:「乳頭內陷,氣血不通,久則化熱成毒。」
臨床表現
主要見乳頭凹陷於乳暈之中,難以外突,哺乳時疼痛劇烈,或伴乳頭皸裂、滲液。若鬱久化熱,可兼見乳房紅腫熱痛,甚則形成癰腫。
治療方法
-
外治法
- 按摩牽引:妊娠期間即可開始,以拇指、食指輕捏乳頭,向外牽拉,每日數次,助氣血通暢。
- 器械拔吸:取竹筒煮熱,趁溫拔吸乳頭,利用負壓使乳頭外突。此法見於《醫宗金鑒》,稱「竹管吸引法」。
- 外敷藥物:乳頭皸裂者可外搽玉紅膏(含當歸、白蠟、麻油等)或珍珠散(珍珠、爐甘石等),以生肌斂瘡。
-
內服方藥
治宜益氣升陽、清熱通絡,方用《外科正宗》加味升陽湯:- 組成:炙黃芪、當歸、乾葛、升麻各二錢,黃柏、連翹各二錢,牛蒡子、甘草各一錢,上肉桂五分。
- 煎服法:以水二鐘,酒半鐘,煎至一鐘,食後溫服。
- 方解:黃芪、升麻益氣升提;當歸養血活絡;葛根、牛蒡子疏風透邪;黃柏、連翹清熱解毒;少佐肉桂溫通血脈,酒行藥勢。
預防與調護
本病關鍵在於產前調理。女子成年後,尤其是妊娠前期,應每日以溫毛巾熱敷乳房,並輕柔牽拉乳頭,促其逐漸外突。若已見凹陷,需及早採用上述療法,避免產後哺乳困難,釀生變證。
古籍如《婦人良方》亦提及:「乳頭內陷者,宜早治之,否則產後吮乳不得,必致壅滯成癰。」說明中醫對本病防重於治之思想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