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肓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下肓

出處:《針灸甲乙經》

釋義:經穴別名。即氣海。見該條。

定位:在下腹部,當臍中下1.5寸,前正中線上。

主治:腹脹,腹痛,便秘,水腫,小便不利,遺精,陽痿,月經不調,赤白帶下,陰挺,疝氣,癃閉,小兒疳積,驚風。

針刺法:直刺0.5-1寸,深不宜過深,以免損傷腸管。

艾灸法:艾炷灸5-7壯,或艾條灸10-15分鐘。

附註:下肓穴是任脈的穴位,位於下腹部,當臍中下1.5寸,前正中線上。主治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陰挺、疝氣、癃閉、小兒疳積、驚風等症。針刺法直刺0.5-1寸,深不宜過深,以免損傷腸管。艾灸法艾炷灸5-7壯,或艾條灸10-15分鐘。

古籍原文:下肓,在臍中下一寸五分,前正中。《甲乙經》曰:下肓,氣海也。

現代研究:現代研究表明,下肓穴有鎮痛、抗炎、利尿、降血壓、改善微循環、促進子宮收縮等作用。

臨床應用:下肓穴常用於治療腹脹、腹痛、便秘、水腫、小便不利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赤白帶下、陰挺、疝氣、癃閉、小兒疳積、驚風等症。

注意事項:下肓穴位於下腹部,為任脈要穴,不可隨意施針,以免損傷腸管。艾灸下肓穴時,要注意控制好火力,避免燙傷皮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