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極之俞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下極之俞,乃人體經絡要穴之名,首載於《難經·二十八難》,為督脈起始之處。此穴位於會陰部,屬任、督、沖三脈交會之所,乃精氣發源之根本,亦為人體陰陽交接之關鍵。

從經絡循行而論,下極之俞為督脈始發之地。督脈統攝一身之陽,循脊柱上行,至巔頂而入屬於腦。其起於此處,實寓陽氣生發之意,故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「督脈者,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」。此「少腹以下骨中央」即與下極之俞相呼應。

在解剖位置上,此穴當會陰部之深處。古醫家認為此處乃「一身之樞紐」,前通任脈以主陰血,後連督脈以統陽氣,下接沖脈而為十二經之海。三脈同源異流,下極之俞實為其交會轉輸之樞機。

於生理功能而言,此穴具調和陰陽、統攝氣機之功。因其所處特殊,既能影響生殖機能,又與二便排泄密切相關。歷代針灸家重視此穴,認為其能治癃閉、遺精、經閉等證。然因此處深隱,古今醫家多取其他代用穴施治。

在道家養生學中,下極之俞更被視為「築基」之要竅。修煉者講究「息息歸根」,即指氣息當返歸此處,以蓄養先天之氣。此說與中醫「腎為先天之本」的理論相契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