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下紀,經穴別名。出《素問·氣穴論》:「下紀者,關元也。」見關元條。

下紀,又作下紀穴。《醫學入門》曰:「下紀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。」《針灸甲乙經》曰:「下紀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,直下三寸。」《針灸大成》曰:「下紀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,直下三寸。」《醫宗金鑒》曰:「下紀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,直下三寸。」

下紀穴,別名關元穴。《素問·氣穴論》曰:「下紀者,關元也。」《靈樞·經脈》曰:「關元者,下紀之會也。」《難經·八難》曰:「關元者,下紀之會,五臟六腑之本,元氣之所在也。」《針灸甲乙經》曰:「關元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。」《針灸大成》曰:「關元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,直下三寸。」《醫宗金鑒》曰:「關元穴,在臍下三寸,當關元穴,直下三寸。」

下紀穴,屬足陽明胃經。《靈樞·經脈》曰:「足陽明胃經,起於大趾外側端,上踝,循脛外側,出膝外廉,上股外側,貫臀部,入伏兔,上膕內廉,出膝股關節之前,上大腿前廉,入腹,循胃口,上膈,屬心包絡,下膈,屬三焦,下出腹,下循股內廉,過陰器,抵小腹,入氣街,出氣街,合於衝脈,散於胸中。」

下紀穴,為足陽明胃經之穴。《針灸甲乙經》曰:「下紀穴,足陽明胃經之穴。」《針灸大成》曰:「下紀穴,足陽明胃經之穴。」《醫宗金鑒》曰:「下紀穴,足陽明胃經之穴。」

下紀穴,為足陽明胃經之穴,主治下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痢疾、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崩漏、帶下、小便不利、水腫、癰腫、腸癰、痔瘺、疝氣、腳氣、腳腫等。

下紀穴,為足陽明胃經之穴,配穴有:

(1)下紀穴配中脘穴、足三里穴,主治下腹痛、便秘、泄瀉、痢疾。

(2)下紀穴配氣海穴、關元穴,主治遺尿、遺精、陽痿、月經不調、崩漏、帶下。

(3)下紀穴配三陰交穴、太溪穴,主治小便不利、水腫、癰腫、腸癰、痔瘺、疝氣、腳氣、腳腫。

下紀穴,為足陽明胃經之穴,操作方法為:直刺0.5-1寸,可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