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加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下加
運氣術數術語,指運氣相臨之時,運氣與在泉之氣同化相合,稱為「下加」。《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云:「甲辰甲戌太宮下加太陰,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陰。」此說乃五運六氣理論中,描述歲運與在泉之氣相互影響的關鍵概念。
理論基礎
中醫運氣學說以「天干地支」為框架,結合陰陽五行,推演自然氣候變化對人體的影響。「下加」之現象,主要發生於「歲運」與「在泉之氣」屬性相同,或兩者五行屬性相生相合時。
- 歲運與在泉同化:若歲運的五行屬性與在泉之氣相同,即形成「下加」。例如:
- 甲辰、甲戌年:歲運為「太宮」(土運太過),在泉之氣為「太陰濕土」,土同其類,故稱「下加太陰」。
- 壬寅、壬申年:歲運為「太角」(木運太過),在泉之氣為「厥陰風木」,木氣相合,是為「下加厥陰」。
臨床意義
「下加」反映天地氣化相協,其影響多見於氣候與疾病相關性:
- 氣候特徵:主氣與在泉之氣相合,該年相應五行之氣偏盛。如「太宮下加太陰」,則濕土之氣彌漫,易見潮濕多雨。
- 病機特點:人體對應臟腑易受氣化過盛影響。若木氣下加,肝膽之氣疏泄過度;土氣下加,則脾胃濕困。
延伸探討
下加與「同天符」「同歲會」等術語相關,皆屬運氣相臨的特殊組合。《內經》強調「上下加臨,變化由生」,體現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的整體觀,為辨識病機與養生調攝之重要依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