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下馬癰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下馬癰

下馬癰是中醫學中的一種疾病,出自《外科證治準繩》卷四。該病名稱來自於癰腫生長的位置,即臀部下折紋處,形象地描述了其所在位置。

病因與機制 下馬癰的主要病因是感受風寒濕邪,導致肌膚蘊結;或者由於外傷、勞累、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等因素,導致氣血失和,經絡阻滯。當氣血不通時,就會產生疼痛和腫脹,進而形成下馬癰。

臨床表現 下馬癰的臨床症狀主要包括局部紅腫熱痛、皮膚灼熱、腫脹疼痛,觸之堅硬。同時還可能伴隨全身症狀,如發熱、頭痛、煩躁、口渴、尿黃等。

治療方法 治療下馬癰的主要方法是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。中醫方藥中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材有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;活血化瘀的藥材則有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;而收斂止痛的藥材有甘草、白芷、白礬等。

預防方法 預防下馬癰的方法包括:

  1. 個人衛生要注意,保持皮膚清潔。
  2. 避免外傷。
  3. 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飲食要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5. 心情要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古籍記載 根據《外科證治準繩》卷四的記載:“下馬癰,生於右臀下折紋部位,如人下馬之狀,故名。其狀如拳大,紅腫熱痛,觸之堅硬,可伴有發熱、頭痛、煩躁、口渴、尿黃等全身症狀。治宜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。方用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、大青葉等清熱解毒之品;赤芍、桃仁、紅花、當歸、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;甘草、白芷、白礬等收斂止痛之品。”

需要注意的是,下馬癰是常見的外科疾病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有嚴重的後果。因此,一旦出現下馬癰的症狀,應盡早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