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夏化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夏化

夏化乃中醫術語,指夏季主氣之盛衰變化,與夏令時節之氣候特徵相應。在《黃帝內經·素問·六元正紀大論》中有云:「風溫春化同,熱曛昏火夏化同。」此處「夏化」意指夏季以火熱之氣為主導,其氣化表現與春令之風溫相對,呈現炎熱、升散、蒸騰之特性。

從五運六氣學說而言,夏化屬「少陰君火」與「少陽相火」主令之時,對應自然界陽氣至盛、萬物繁茂之象。人體在此時亦隨天時而動,陽氣外發,腠理開泄,氣血趨向體表,故易見汗出增多、津液消耗等生理變化。若夏化過度,則可能因暑熱熾盛而傷津耗氣,或因濕熱交蒸而困遏脾陽;反之,若夏化不及,則陽氣不得宣暢,易生內寒或氣機鬱滯之證。

在病機方面,夏化異常可能表現為暑病、熱證或與火邪相關之病症。《傷寒論》亦提及「夏月發熱」之辨治,強調暑邪傷人易從火化,需清熱解暑、益氣生津。此外,夏化與五行之「火」相應,心屬火,故夏季養生重視調心護脈,避免心火過亢或心陽不足。

綜觀之,夏化不僅為時令氣候之概括,更涵蓋人体與自然相應之生理、病理規律,為中醫「天人相應」理論之具體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