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夏以時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夏以時,字鳳亭,明代江西吉安人士。原習書法,後轉攻醫道,尤精研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,深得藥性配伍之奧妙。其為人豪俠仗義,逢歲饑則傾囊賑濟,活民數百;遇疫癘流行,更購藥施治,不計報酬,因療效卓著,常一劑見效,故得「夏一劑」之美譽。

醫術特色探微

夏氏臨證重視「天人相應」之理,遵循《內經》「司歲備物」原則,強調依據時令特性採藥製劑。其處方多取法《本草綱目》中「逢時採收」之說,如:

  • 春用柴胡:取其升發少陽之氣
  • 夏選黃連:善清暑熱邪火
  • 秋取杏仁:潤燥降肺氣
  • 冬採肉桂:溫補命門真火

用藥心法

夏氏深諳「藥有七情」配伍之道,尤擅「相須相使」之法:

  1. 君臣佐使:主張「一君二臣三佐五使」的組方比例
  2. 氣味配伍:注重辛甘化陽、酸甘化陰之妙用
  3. 製劑特長:創「時令煎膏法」,將藥物依四時五行屬性分時炮製

學術傳承

其醫療思想體現明代「時方派」特徵,融合:

  • 金元四大家學說
  • 本草學實證精神
  • 江西旴江醫學地域特色

夏氏臨證筆記《鳳亭醫案》雖散佚,然其「因時製宜」的治療理念,對後世時間醫學發展頗具啟發。清代《吉安府志》載其「察脈如神,投劑輒效」,足見其學術影響延續至後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