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夏澤沛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夏澤沛中醫傳略與醫學貢獻

生平簡介

夏澤沛(生卒年不詳),字臥候,清代湖南益陽人士。少時攻讀儒家經典,為諸生(秀才)。性喜醫方之學,尤專精於脈診技藝。其生平事蹟雖簡,然於中醫脈學領域留有獨特見解。

醫術特色

夏氏醫術以脈診見長,其診法承襲《內經》、《難經》之旨,而能獨抒己見。《黃帝內經》云:"善診者察色按脈,先別陰陽",夏澤沛深諳此道,其臨證特重脈象變化與臟腑氣機之關聯。

著名診案載其曾診一婦人,斷言:"脈極異必攣生",後果產雙胞胎,證其診脈之精準。此案例顯示夏氏對《脈經》所載"陰陽相搏,名曰動"等特殊脈象有深刻體會。

預知生死

夏氏對自身脈象亦有驚人洞察。《素問·玉機真藏論》言:"真藏脈見,乃予之期日",夏澤沛年三十九時,察己"心脈散矣",即《內經》所謂"真心脈至,堅而搏,如循薏苡子累累然",乃心氣敗絕之象,遂預言將逝於當年夏季,後果於五月卒。此案例印證了中醫"脈以候氣"的核心理論。

著作《脈義發微》

夏澤沛所著《脈義發微》,可惜今已佚失。據推測,該書可能深入探討了以下脈學要旨:

  • 脈象與氣機:闡述脈象變化與人體氣血運行規律
  • 脈診時機:《素問》強調"脈要精微"的診察時機,夏氏或有所發揮
  • 臟腑脈位:對寸關尺三部九候與臟腑對應關係的見解
  • 脈證合參:如何結合四診進行綜合判斷

學術影響

夏澤沛雖非一代宗師,但其脈學造詣反映了清代醫家對傳統診法的繼承與實踐。其生平案例成為中醫脈診學中"脈象預後"的典型例證,彰顯了中醫"司外揣內"的診斷思維與"治未病"的預防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