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先天之精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先天之精

先天之精是中醫理論中一個重要概念,指人體與生俱來的根本生命物質,儲藏於腎中,與後天之精相對而言。其來源於父母生殖之精的結合,是構成胚胎發育的原始物質基礎。

在中醫藏象理論中,先天之精具有以下特性與功能:

基本概念

  • 來源:直接稟受於父母,屬於「生殖之精」的高級形態
  • 儲藏部位:主要封藏於腎,故又稱「腎精」
  • 與後天之精關係:後天之精靠脾胃運化水谷精微所生,補充滋養先天之精

生理功能

  1. 主生殖繁衍:主導人體生長發育與生殖能力

    • 體現為《黃帝內經》所述:「女子二七而天癸至,任脈通;丈夫二八腎氣盛,天癸至」
    • 與「天癸」密切相關,影響性機能與生殖能力
  2. 促生長發育

    • 決定各年齡段生理變化
    • 表現在《素問》描述的生長壯老已過程
  3. 生成骨髓與血

    • 「精生髓」功能包括腦髓、脊髓與骨髓
    • 參與「精血同源」的血液生成過程
  4. 抵禦外邪

    • 作為正氣的根本組成部分
    • 影響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

病理變化

當先天之精虧虛時,常見以下病證:

  1. 發育障礙:小兒五遲五軟、身材矮小
  2. 生殖異常:不育不孕、性機能減退
  3. 早衰徵兆:頭髮早白、牙齒鬆動、骨質疏鬆
  4. 腦髓不足:記憶減退、耳鳴眩暈

歷代醫家觀點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:提出「人始生,先成精」的理論基礎
  • 張景嶽:在《類經》中明確區分先天后天之精
  • 李中梓:強調「腎為先天之本」的理論內涵
  • 現代研究:探討與遺傳物質、下丘腦-垂體-性腺軸的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