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先兆流產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先兆流產(中醫稱「胎動不安」、「胎動下血」)
定義:
先兆流產在中醫學中歸屬於「胎動不安」及「胎動下血」範疇。指妊娠期間出現腰腹部脹痛下墜、陰道少量出血之徵象,但宮口未開、妊娠試驗仍呈陽性之狀態。此證象可發展為流產,亦可經調治後妊娠得以延續。
病因病機:
- 腎氣虧虛:先天稟賦不足,或房勞多產傷腎,致沖任不固,胎失所繫。
- 氣血虛弱:素體氣血不足,或脾胃虛弱化源匱乏,不能濡養胎元。
- 血熱內擾:陰虛內熱或外感邪熱,熱擾沖任,損傷胎氣。
- 肝鬱氣滯:情志失調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影響沖任調和。
- 外傷瘀阻:跌仆閃挫,氣血逆亂,損傷沖任胞絡。
辨證分型:
- 腎虛證:腰酸腹墜,陰道少量出血色淡,頭暈耳鳴,小便頻數,舌淡苔白,脈沉弱。
- 氣血虛證:小腹墜脹,出血量少色淡,面色萎黃,神疲乏力,舌淡苔薄,脈細滑無力。
- 血熱證:陰道出血色鮮紅或深紅,心煩口乾,小便短黃,大便乾結,舌紅苔黃,脈滑數。
- 肝鬱證:脅腹脹痛,情志抑鬱,噯氣頻作,出血量少色暗,脈弦滑。
治療原則:
以「安胎」為大法,強調「治病與安胎並舉」。根據不同證型施用補腎固胎、益氣養血、清熱涼血、疏肝解鬱等法,佐以止血之品。治療期間須密切觀察陰道出血及腹痛情況,隨證調治。
代表方劑:
- 腎虛證:壽胎丸(菟絲子、桑寄生、續斷、阿膠)加減。
- 氣血虛證:泰山磐石散(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熟地等)化裁。
- 血熱證:保陰煎(生地、熟地、黃芩、黃柏等)加減。
- 肝鬱證:逍遙散合桑寄生散加減。
針灸療法:
可選用足三里、腎俞、關元、三陰交等穴,施以補法或平補平瀉手法,配合艾灸以溫養胎元。忌用合谷、三陰交等具有催產作用之穴位。
古籍參考:
《景岳全書·婦人規》云:「凡妊娠胎氣不安者,證本非一,治亦不同。蓋胎氣不安,必有所因,或虛或實,或寒或熱,皆能為病,去其所病,便是安胎之法。」強調辨證施治之重要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