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弦縷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弦縷脈為中醫脈學專有名詞,屬異常脈象之一,其特徵為脈來如弓弦之絲縷,緊細而硬,缺乏柔和之態。《素問·大奇論》載:「脈至如弦縷,是胞精予不足也。」明代醫家馬蒔注釋此脈「主堅急不和」,意指其反映臟腑陰精虧虛、脈道失養之病機。
臟腑病機溯源
弦縷脈的形成與「胞精不足」密切相關。中醫理論中,「胞」泛指下焦藏精之所,男子為精室,女子為胞宮。此脈象提示腎精虧耗、肝血不濡,或沖任二脈失養,導致脈道拘急不舒,呈現弦緊細直之態。
脈象特徵與鑑別
- 形質:脈體細直如弦,觸之似繃緊的絲線,應指堅硬,缺乏彈性。
- 動勢:脈來急促而少起伏,猶如拉緊的弓弦,毫無緩和之象。
- 鑑別要點:
- 與弦脈區別:弦脈雖緊,但較粗大,主肝鬱氣滯或寒證;弦縷脈更細更硬,主精血枯竭。
- 與細脈區別:細脈雖小弱,卻柔和如絲;弦縷脈細中帶剛勁,屬「細而勁急」之變局。
臨床意義
此脈多見於:
- 真陰耗傷:久病勞損、房勞過度致腎精衰竭,常见於虛勞、消渴後期。
- 肝血涸竭:抑鬱化火或失血過多,肝失所養,脈絡拘攣。
- 沖任虛損:女子崩漏日久或帶下稀冷,胞宮失溫,精血不續。
經典論述延伸
《脈經》言:「細急如弦者,陰氣不足而陽擾之。」後世醫家周學海於《脈簡補義》進一步闡釋:「弦縷者,如引繩而漸至勁急,乃精血不能榮脈之象。」皆強調此脈與陰陽失調、精血枯涸的深層關聯。
弦縷脈作為危候脈象之一,其出現往往預示臟腑根基受損,需結合四診探究病源,不可孤立論之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