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搓食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搓食指

搓食指為小兒推拿手法之一,首見於清代醫家張振鋆所著之《厘正按摩要術》。其法以拇指與中指相對,夾持患兒食指兩側,沿其經絡走向上下直線搓動,具有宣通氣機、化痰行滯之效。

中醫理論基礎

  1. 經絡聯繫:食指屬手陽明大腸經所過,該經多氣多血,主司津液代謝。搓動食指可刺激商陽、二間等穴,激發經氣,調節大腸傳導功能,間接影響肺氣宣降,故能化解痰濁。
  2. 臟腑相關:肺與大腸相表裏,痰濕內阻常因肺失肅降、大腸傳導失職所致。搓食指通過經絡聯屬,促進肺氣通暢,助痰濕從二便排出。
  3. 手法特性:搓法屬溫通手法,其摩擦生熱之效可溫化寒痰,而持續均勻的刺激能疏導經氣,適用於小兒痰鳴、咳嗽等證。

臨床應用
此法多用於小兒痰證,如外感風寒所致之痰壅氣逆,或飲食積滯生痰引起的脘痞咳喘。操作時需力度輕柔,以指腹接觸皮膚,搓動頻率約每分鐘100至120次,持續3至5分鐘,使局部微微潮紅為度。

配伍手法
常與清肺經、運內八卦等手法同用,以增強理氣化痰之效。若兼脾虛痰濕,可加補脾經;痰熱明顯者,配合退六腑以清熱導滯。

此手法體現中醫「從外治內」之理,通過體表經絡調節內在氣化功能,為小兒推拿中簡便有效之技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