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線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線障

線障為中醫眼科病證名,指眼生翳膜垂下如線,伴有紅赤澀痛等症狀。此病多因外感風熱或內傷虛火,導致肝肺鬱熱上攻目絡,或肝腎陰虛、虛火上炎所致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肝肺風熱:風熱之邪外襲,循經上犯目竅,鬱滯於角膜及白睛,致使氣血壅滯,形成赤脈翳膜,垂下如線。
  2. 肝腎陰虧:肝開竅於目,若肝腎陰精不足,虛火內生,上灼目絡,亦可導致翳膜滋生,伴隨乾澀昏花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初期可見眼瞼紅腫,白睛赤脈纏繞,角膜上方出現細絲狀翳障,逐漸向下延伸。
  • 自覺灼熱澀痛,畏光流淚,甚則視物模糊。
  • 若屬虛證,則見翳膜色淡,眼乾微紅,午後或熬夜後症狀加重。

辨證論治

  • 肝肺風熱證:治宜疏風清熱、退翳明目,方用石決明散(石決明、草決明、羌活、梔子等)加減,可佐以菊花、木賊以增退翳之效。
  • 肝腎陰虛證:治宜滋陰降火、養肝明目,方用六味地黃丸(熟地黃、山茱萸、山藥等)合知柏地黃丸化裁;若兼血虛,可加當歸、白芍以養血柔肝。

本病與赤膜下垂(《銀海精微》稱「赤脈貫睛」)相關,後者多因心火上炎或血瘀絡阻,治法側重涼血散瘀。而線障病變以翳膜形狀為特徵,臨床需結合整體辨證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