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搓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搓法為中醫傳統技法之一,於針灸與推拿兩大領域各有精妙應用,其操作要領與治療機理皆蘊含中醫經絡氣血理論。
針灸搓法
屬刺法要訣,載於《針經指南》。操作時以拇、食二指持針柄,如搓捻絲線之勢單向旋轉。此法分寒熱兩途:治寒證時,針向深部搓轉,令熱感內生;治熱證則反向提搓,使邪氣外泄。《針灸問對》詳述其變通,左轉插針可溫通經脈,右轉提針能清瀉鬱熱,每轉須駐針五息,使經氣交融。此手法尤重「搓而不滯」之要領,過度單向捻轉易致肌肉纏針,故需把握撚轉幅度與力度。
推拿搓法
見於《厘正按摩要術》,屬摩法之演化。施術時雙掌相對,夾持肢體或脅肋部位,如搓繩般往返揉動。其式有三:
- 掌搓法:全掌貼合體表,適於腰背、大腿等闊處,以掌根發力帶動皮下氣血周流
- 指搓法:拇、食指捏拿經筋結聚處,如合谷、內關等穴,可解結散瘀
- 魚際搓法:以大魚際快速搓擦,多用於四肢末端,引火歸元
此手法能激發衛氣,循三陽經上行則溫通肢節,沿三陰經下行可疏肝利膽。臨床配伍運用時,配合震顫法能增強行氣效果,佐以按壓法則可深入調理經筋。其機理在於通過皮部-絡脈-經筋的層次傳導,調節營衛運行,使「氣至病所」而達治療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