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陷脈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陷脈
陷脈是中醫學名詞,有兩種含義:
- 寒邪陷於經脈,使氣血凝滯在肌肉腠理之間,久則成瘺瘡。《素問.生氣通天論》:「開合不得,寒氣從之,乃生大僂,陷脈為瘺。」
- 指筋骨肌肉凹陷處的俞穴。《靈樞.小針解》:「故針陷脈則邪氣出,針中脈則濁氣出,針太深則邪氣反沉。」
陷脈的形成
陷脈的形成與寒邪有關。寒邪侵襲人體,會使經脈氣血凝滯,導致肌肉腠理之間的氣血運行不暢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瘺瘡。
陷脈的臨床表現
陷脈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- 局部皮膚出現紅腫、熱痛、潰爛等症狀。
- 局部肌肉萎縮、無力。
- 局部感覺異常,如麻木、刺痛等。
- 全身症狀,如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乏力等。
陷脈的治療
陷脈的治療以祛寒散結、活血化瘀為主。常用中藥有當歸、川芎、赤芍、桃仁、紅花等。此外,還可以配合針灸、推拿、拔罐等外治方法進行治療。
陷脈的預防
要預防陷脈,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,避免受寒。其次,要注意飲食調理,多吃溫熱、滋補的食物,少吃生冷、寒涼的食物。另外,還要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陷脈的注意事項
陷脈的治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切勿自行盲目治療。如果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即就醫:
- 局部皮膚出現破潰,有滲液或出血。
- 局部疼痛劇烈,難以忍受。
- 全身症狀嚴重,如高熱、寒戰、抽搐等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