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寸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寸平穴
寸平為經外奇穴之一,首見於《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》。其定位於手背腕橫紋中央上1寸,再向橈側旁開0.4寸處。此穴屬手部要穴,臨床主要用於救治危急重症,如心力衰竭、休克等,具有回陽固脫、振奮脈氣之效。
中醫理論基礎
寸平穴之功效與氣血運行及經絡調節密切相關。中醫認為,休克、心力衰竭等危症多因陽氣暴脫、氣血逆亂所致。此穴位於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太陰肺經之間,鄰近大陵、內關等要穴,能調節心氣、通暢血脈,促使陰陽氣機復歸平衡。針刺此穴可激發經氣,助陽回固,改善脈微欲絕之象。
刺灸方法
臨床多以直刺為主,進針深度約0.3-0.5寸,手法宜輕緩而有力,以得氣為度。傳統針灸學強調,此穴施術時需結合患者體質與病情輕重,若配合艾灸或電針,可增強其溫通經脈、回陽救逆之效。
配伍應用
寸平穴常與內關、膻中、百會等穴配伍,以協同強化寧心安神、升提陽氣的作用。在急症處理中,亦可與人中、十宣同用,以速醒神開竅,穩定病情。
現代研究
部分研究指出,刺激寸平穴可能通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,改善心肌供血,增強心臟泵血功能,從而緩解休克狀態。其機制或與激活特定神經反射通路,促進內源性保護物質釋放有關。
寸平穴作為急救要穴,體現了中醫「治未病、救急症」的學術思想,其臨床價值值得進一步探討與應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