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消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消谷,中醫名詞,指食物入胃腸,很快消化之證。《靈樞.大惑論》:「胃熱則消谷,谷消故善飢。」為中消主證。

消谷,又稱中消,是指食物入胃腸後,很快被消化吸收,導致飢餓感頻繁出現的一種消化不良證候。中消的病因主要與胃熱有關,當胃熱過盛,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,使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過短,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,從而出現消谷的症狀。

消谷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

  1. 飢餓感頻繁:患者會感到經常飢餓,即使剛剛吃完飯,過不了多久又會感到餓。
  2. 食慾旺盛:患者對食物有較強的食慾,即使吃了很多,仍然感到沒有吃飽。
  3. 大便次數增多:患者的大便次數會增多,大便質地較稀,顏色較淡。
  4. 口乾舌燥:患者會感到口乾舌燥,飲水量較多。
  5. 心煩易怒:患者會感到心煩易怒,情緒不穩定。
  6. 失眠多夢:患者會出現失眠多夢的症狀。

消谷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清熱和胃、健脾消食為主。常用的中藥有:黃連、黃芩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子、芡實等。

消谷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:

  1. 飲食清淡,避免吃辛辣刺激、油膩生冷的食物。
  2. 不暴飲暴食,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。
  3. 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
消谷是中醫學中常見的消化不良證候,如果出現消谷的症狀,應及時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