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消乳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消乳
消乳為中醫治療學術語,專指哺乳期間中斷乳汁分泌的療法。此法常見於產後婦女因特殊情由需停止哺乳時,透過藥物或針灸等方式促使乳汁消退,避免乳房脹痛或蘊熱成癰(如乳癰)等症。
中醫理論基礎
中醫認為乳汁由氣血所化,與衝任二脈及胃經關係密切(《婦人良方·產乳門》)。乳汁分泌依賴「胃氣和則血旺,血旺則乳足」的生理機制,故消乳需從調理氣血、疏通經絡著手,尤重於抑制胃經氣血上湧至乳房。
常用方藥與治法
-
炒麥芽
- 性味甘平,歸脾胃經,具消食和中、回乳之效,為消乳要藥。
- 經典用法如《廣嗣五種備要·保胎方論》所載:「炒麥芽五錢為末,四物湯調服」,結合四物湯(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)養血調血,既能抑乳又可防氣血驟虛。
-
神曲
- 性溫,善消穀食積滯,炒研後以酒送服,能助脾胃運化,間接減少氣血化乳(同書載:「神曲二錢炒末,酒吞,日一次」)。
-
針灸療法
- 取穴以足陽明胃經為主,如足三里(調和胃氣)、內庭(瀉胃火),配合少澤(小腸經井穴,傳統通乳穴,但刺激可雙向調節泌乳)。
-
外敷法
- 若乳房脹硬,可用芒硝局部外敷以軟堅散結,或蒲公英搗爛貼敷清熱解毒,防乳癰形成。
相關名詞辨析
- 斷乳:廣義指停止哺乳的過程,包含自然斷乳與人工消乳,而「消乳」特指藥物或外治等主動消退乳汁之法。
- 回乳:與消乳同義,但多用於民間俗稱,典籍多載「消乳」。
附錄:古籍參考
除前述《廣嗣五種備要》外,《醫宗金鑑·婦科心法》亦載:「產後乳暴湧不止,麥芽煎湯頻飲」,強調大劑量麥芽(60克以上)煎服可加強抑乳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