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便不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便不利的症狀與證候

小便不利指的是排尿量少,且排尿困難的症狀。根據中醫文獻,小便不利在《素問·厥論》中被稱為「涇溲不利」,在《標本病傳論》中被稱為「小便閉」,在《水熱穴論》中則被稱為「關門不利」。《金匱要略·水氣病脈證並治》稱之為「小便難」或「不得解」。但是,小便不利與小便不通是不同的症狀。小便不通指的是膀胱中有尿液,但是排出困難,接近於尿滯。而小便不利則是指尿液量少或者沒有尿液。

常見的小便不利證候
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小便不利的證候及其特點:

1. 肺氣失宣小便不利: 小便不利,眼瞼浮腫,且會延伸至四肢與全身水腫,伴隨四肢痠重、發熱畏風、咳嗽喘促,或者伴有咽喉腫痛。舌苔薄白,脈浮緊或浮數。

2. 脾陽不振小便不利: 小便短少,身體腫脹特別是腰部以下嚴重,精神疲倦,面色萎黃,頭重如裹,四肢感到困重。還有脘腹脹滿、食量減少、便溏,四肢末梢不溫。舌淡胖潤,舌苔白滑,脈沉遲無力。

3. 腎陽虛衰小便不利: 小便不利,身體腫脹特別是腰部以下嚴重,面色蒼白,經常伴有喘咳有痰鳴、心悸氣促、四肢感到寒冷、腰膝部痠痛冷痛的症狀。舌淡胖有齒痕,舌苔白滑,尺脈沉弱。

4. 濕熱內阻小便不利: 小便短赤不利,心煩欲嘔,口苦粘膩,渴而不想喝水,食慾減少,腹脹,大便祕結或者軟便,舌紅苔黃膩,脈濡數。

5. 氣滯濕阻小便不利: 小便不利,口苦咽乾,胸腹不舒服,食慾減少,噯氣吞酸,食後腹部脹滿,嚴重時可能有腹脹感而且按壓不堅實的狀況。舌紅苔薄黃,脈緊。

鑒別分析

  • 肺氣失宣小便不利: 這種情況多是由於風邪侵襲肺臟,導致肺氣失宣,無法調節尿液的下行至膀胱。水濕滲潤肌膚,導致水腫從臉部開始擴散到全身,這是這種證候的特點。這種情況通常是外感寒邪所致。治療時需要宣肺行水,可以使用越婢加朮湯方。

  • 脾陽不振小便不利和腎陽虛衰小便不利: 這兩種證候都屬於陽虛類型,涉及水濕停滯,尤以腰部以下水腫最為嚴重。脾陽不振小便不利通常與寒濕侵入或勞累傷及脾陽相關,陽氣受損導致運化功能虛弱,水分不能正常代謝,尿液減少。腎陽虛衰小便不利則可能由於長期病痛損傷腎陽,或者身體素質腎陽虛弱等原因,導致命火不足,膀胱不能正常氣化,造成尿液不利。脾陽不振小便不利治療需要溫補脾陽、化氣行水,可以使用實脾飲化裁方。而腎陽虛衰小便不利需要溫補腎陽、化氣行水,可以使用真武湯方。

  • 濕熱內阻小便不利和氣滯濕阻小便不利: 這兩種證候都與有熱象有關,但前者為濕熱,後者則是肝氣鬱結轉化成熱。濕熱內阻可能是由於感受濕熱之邪氣或水濕滯留,久之化熱,導致濕熱凝結,三焦的水道通道受阻,導致小便不利;而氣滯濕阻多與情志不順,肝氣鬱結,氣滯水道不暢有關,導致小便短少。濕熱內阻主要集中在中焦,可能伴隨食量減少、想嘔吐、口苦,大便軟或便祕等表現;肝失疏泄,氣滯化熱,木克土,通常會出現胸腹疼痛、噯氣吞吐酸,脈緊等症狀。濕熱內阻小便不利可以使用利水行滯方治療,而氣滯濕阻小便不利需要潤燥通陽,可以使用茵陳蒿薤方治療。

以上證候分析供參,醫師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個別診斷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