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便渾濁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小便渾濁,簡稱尿濁,又叫溺濁,指尿液渾濁不清,而排尿時並無尿道澀痛的症狀。尿濁而色白如泔漿者稱為白濁,初尿不渾,留置稍長,沉澱呈積粉樣者亦屬本症。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稱「溺白」。《諸病源候論·虛勞病諸候》稱「白濁」》《丹溪心法》分為「赤、白濁」。《景岳全書》稱「遺濁」、「便濁」。《類證治裁·淋濁》則稱「溺濁」。《雜病源流犀燭》稱「二濁」。
本症不同於小便疼痛。小便疼痛時亦常兼小便渾濁,但以排尿疼痛為主症。本症則排尿時不感尿道疼痛,或僅有輕度熱澀疼痛。
小便出血致尿液渾濁者與本症性質不同,小便挾清所致尿液渾濁亦不屬本症。可參閱尿血、小便挾精條。
古代醫家對白濁概念理解不一。有指本症者,亦有指小便挾精者,或為此二證之總稱,歷代文獻尚有赤濁之稱,實指精濁或尿血,不在本症範圍。
【證型治則】
下焦濕熱:小便渾濁如米泔,時夾滑膩之物,或小便黃赤而渾濁不清,常有尿頻尿短,排尿時有熱澀感,或伴輕度疼痛,兼見胸滿脘悶,口渴不欲多飲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或濡數。
下焦濕熱尿濁因多食肥甘,嗜酒過度,釀濕生熱;或濕熱外邪注於下焦而成此證。下焦濕熱影響膀胱氣化,泌別失職,脂液下流,故小便渾濁如泔漿,或夾有滑膩之物;或小便短赤,伴尿頻、尿急、尿痛。常兼見胸滿脘悶,口渴不欲多飲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或濡數等濕熱內蘊之象,治宜清利濕熱,泌別清濁,方選程氏萆薢分清飲。
腎陰虧虛:小便渾濁如泔漿,尿量不多,兼見頭暈耳鳴耳聾,咽乾,顴紅盜汗,骨蒸勞熱,腰膝痠軟,大便乾結,舌紅苔薄,脈細數。
腎陰虧虛尿濁,因素體陰虛,或熱病傷陰,陰虛內熱,熱移膀胱,氣化失司,清濁不分,故小便渾濁如米泔,或小便黃赤,但尿頻、尿痛少見。常兼見頭暈耳鳴,顴紅盜汗,虛煩不寐,腰膝痠軟等陰虧火旺之徵,治宜滋陰降火,泌別清濁,方選知柏地黃丸加萆薢。
腎陽虛:小便渾濁,尿頻數清長,伴面色淡白,精神萎靡,腰背痠冷,四肢不溫,陽萎,舌淡苔白,常有齒痕,脈沉弱。
腎陽虛衰,膀胱泌別失職,脂液失約,故小便渾濁,但色淡不濃。多見於年高體弱者,常兼有面色淡白或晦黑,頭暈耳鳴,精神萎靡,四肢不溫,陽萎,腰膝痠軟等症。治宜溫腎固澀,方選右歸丸加補骨脂、五味子。
脾虛氣陷:小便渾濁日久不癒,或尿時不甚渾濁而沉澱呈積粉樣,尿有餘瀝,兼見面色萎黃,體倦神疲,納食減少,少腹墜脹,大便溏薄,舌淡苔白,脈虛無力。
因勉力勞累,思慮過度,飲食不節等損傷脾陽,脾虛氣陷,約束無力,精微下流,故小便渾濁,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