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便利多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小便利多

證名,又稱「漩多」,指排尿次數頻繁且尿量增多之證候,首見於《諸病源候論·小便病諸候》。《聖濟總錄·卷九十六》進一步闡述其病機為「腎氣不足,膀胱有寒,不能約制水液,令津滑氣虛」,意指腎陽虛衰或膀胱虛寒,導致氣化失司,水液固攝無權而外泄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腎氣不足:腎主水,司二便。腎陽虛則命門火衰,無法蒸騰水液,上輸於肺以布散全身,反趨下焦,致小便清長而頻多。《景岳全書》提及「下元虛冷,陽不化氣,則水歸膀胱而溺多」。
  2. 膀胱虛寒:膀胱為州都之官,賴腎陽溫煦以固攝水液。若下焦虛寒,膀胱失約,則水液直趨於下,呈現尿頻、夜尿等症。
  3. 津滑氣虛:氣虛則攝納無力,津液失於固澀;如《諸病源候論》所言,氣虛則「津液不藏,故小便利多」。

相關證候辨析

  • 消渴病之「下消」:雖見多尿,但多伴隨飲水無度、消瘦,屬陰虛燥熱,與小便利多之虛寒有別。
  • 淋證之「氣淋」:以小便頻急、餘瀝不盡為主,多因氣機鬱滯,與此證之虛寒亦不相同。

典籍補充

《醫學心悟》指出:「小便頻數,若是膀胱熱結,則短赤澀痛;若係虛寒,則色清白而量多。」此強調虛實之辨。此外,《醫宗金鑒》亦提到「脬冷遺尿」,即因腎陽不足致夜尿頻多,可與小便利多相互參照。

此證多見於年老體弱或久病者,治療當以溫補下元為主,如金匱腎氣丸、縮泉丸等方劑,以助腎陽、固膀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