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便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便難,中醫名詞,又稱小便不利、小便澀痛、小便不通、小便閉塞等。是指尿量減少,排尿困難,尿色黃赤,尿中帶血,或尿後餘瀝不盡等症狀。

小便難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,多由腎與膀胱熱所致。臨床上可見以下證型:

  1. 熱淋證:症見小便短赤、灼熱刺痛、尿頻尿急、尿後餘瀝不盡,舌紅苔黃,脈數。治宜清熱利尿,可用瞿麥、滑石、茯苓等藥。
  2. 水腫證:症見小便短少、尿色清白、面目浮腫、四肢腫脹、腰腹脹痛、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治宜利水消腫,可用茯苓、澤瀉、白朮等藥。
  3. 腎虛證:症見小便頻數、尿量少、尿色清白、腰膝酸軟、耳鳴健忘、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治宜補腎固精,可用山藥、枸杞子、杜仲等藥。

小便難的治療,應根據不同的證型,辨證施治。若因腎與膀胱熱所致,可用清熱利尿、涼血解毒等法治療;若因水腫所致,可用利水消腫、健脾利濕等法治療;若因腎虛所致,可用補腎固精、益氣養陰等法治療。

小便難的預防,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內褲。
  2.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不憋尿。
  4. 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

小便難是中醫的一個病症,多由腎與膀胱熱所致,臨床上可見以下證型:熱淋證、水腫證、腎虛證。治療應根據不同的證型,辨證施治。預防小便難,應注意保持外陰清潔,勤換內褲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憋尿,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,定期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