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按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兒按摩,又稱小兒推拿,是專門用於防治小兒病症的特定推拿手法。根據小兒生理和病理的特點,有其特殊的穴位和手法。如三關、六腑、五經等穴位,分陰陽、開璇璣等方法。常用於防治感冒、發熱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滯、疳積、遺尿、脫肛、驚厥等。

小兒按摩具有以下特點:

  • 手法輕柔,以免損傷小兒嬌嫩的肌膚。
  • 穴位選取以小兒經絡分佈為依據,多在頭面、四肢、背部等處。
  • 手法多以揉、捏、按、拿、搓、擦、點、彈等為主,力度宜輕。
  • 每次按摩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10-15分鐘為宜。

小兒按摩具有以下作用:

  • 疏通經絡,調和氣血。
  • 增強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  • 促進消化,改善食欲。
  • 緩解疼痛,改善睡眠。
  • 防治感冒、發熱、嘔吐、腹瀉、食滯、疳積、遺尿、脫肛、驚厥等。

小兒按摩是一種安全、有效的保健方法,但在使用時也要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選擇正規的醫院或診所進行小兒按摩。
  • 按摩前要先將雙手洗淨,並剪短指甲。
  • 按摩時動作要輕柔,力度要適當。
  • 每次按摩時間不宜過長,一般以10-15分鐘為宜。
  • 按摩後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
如果小兒在按摩過程中出現不適,應立即停止按摩,並諮詢醫生。

以下是小兒按摩的常用穴位:

  • 百會穴:位於頭頂正中,可以緩解頭痛、發熱、嘔吐等症狀。
  • 印堂穴:位於兩眉頭之間,可以緩解頭痛、目赤腫痛、鼻塞流涕等症狀。
  • 合谷穴:位於手背虎口處,可以緩解感冒、發熱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  • 足三里穴:位於小腿外側,可以增強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  • 湧泉穴:位於足底,可以緩解失眠、多夢、遺尿等症狀。

小兒按摩是一門簡單易學的保健方法,家長可以在家中給小孩進行按摩,但在使用時要注意安全,並遵循醫生的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