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斑瘡入眼外障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《秘傳眼科龍木論》所載「小兒斑瘡入眼外障」,乃痘瘡病程中併發之眼外障證。此證多因小兒患斑瘡期間,熱毒熾盛,循經上攻目竅所致。

病因病機
按中醫理論,此證源於肝經鬱熱與脾胃濕毒相搏。斑瘡為陽明濕熱之邪外發,若患兒正氣不足,或調護失宜,致熱毒不得透達,反循足厥陰肝經上逆,侵擾目系。肝開竅於目,熱毒鬱滯目絡,灼傷津液,結為翳障;若兼風邪挾毒,則現羞明流淚、胞瞼腫硬等外障之候。

臨床特徵
初起常見白睛赤脈纏繞,黑睛生翳如蒙薄霧,其色初赤後轉銀白。患眼澀痛難睜,淚熱瞼腫,甚則翳漫瞳神,致視物昏矇。證候輕重與痘瘡熱毒深淺相關,若見翳色晦暗、根腳深入者,多屬氣血兩燔之危候。

治法方藥

  1. 內治
    主以清肝解毒、涼血消翳法。

    • 早期熱毒壅盛:宜選《龍木論》涼肝丸(古籍未載全方,據考多含羚羊角、黃芩、梔子等),合犀角地黃湯加減
    • 後期陰傷翳留:可用甘露飲滋陰退翳,酌加穀精草、木賊草等明目之品
  2. 外治

    • 秦皮湯煎汁洗眼:取秦皮苦寒沉降之性,清熱解毒、收濕退瞖
    • 點眼藥:俟痛定後,選用琥珀散等退翳明目方,忌早期粗暴挑撥

證候演變
古籍特別強調此證「不宜鐮洗出血」,因瘡毒熾盛時,刀刃之傷易致熱毒深陷、血絡受損。若調治得當,銀色翳障可漸散而復明;若失治誤治,恐變生凝脂翳、黃液上衝等惡候,終成宿翳遮睛。

此證與「痘瘡入眼」病因相類,然「小兒斑瘡入眼外障」更突出瘡毒引發之外障特徵,且多見於麻疹、天花等出疹性熱病過程中,異於單純痘毒攻目之變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