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閉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小兒閉證(小兒閉證)

小兒閉證為中醫病證名,屬急危重症範疇,主要指疾病發展過程中,因正氣虛衰,邪氣熾盛內陷,導致臟腑氣機閉塞、陰陽失衡的病理狀態。此證多見於外感溫熱病邪深入營血,或中風、驚風等疾病,臨床以「閉阻竅絡、神機失用」為核心病機,常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病變。

病因病機

  1. 外感邪毒內陷:溫熱病邪(如春溫、暑溫)或疫癘之氣侵襲,化火生痰,內傳心包,蒙蔽清竅。
  2. 痰熱壅盛:平素脾胃濕濁內蘊,遇邪熱煎灼成痰,痰火交結,上擾神明。
  3. 肝風內動:熱極生風或陰虛風動,風火相煽,閉阻經絡,竅絡不通。
  4. 正氣暴脫:小兒臟腑嬌嫩,若久病氣陰耗傷,陰陽離決,可致神機閉塞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神識昏蒙:意識喪失,呼之不應,或譫妄躁動。
  • 竅閉徵象:牙關緊閉、口噤不開、目睛上視(天吊)、喉中痰鳴如曳鋸。
  • 肢體強急:兩手握拳固握(握固)、肢體強直或抽搐。
  • 舌脈特徵:舌質紅絳、苔黃厚膩或焦黑,脈弦滑數或沉伏。

證型分類

  1. 熱閉:多見於溫病極期,高熱神昏,面赤氣粗,脈洪數。
  2. 痰閉:痰涎壅盛,喉間痰鳴,靜而不煩,苔膩脈滑。
  3. 風閉:抽搐頻作,角弓反張,目斜視,脈弦勁。

治療原則

以「開竅醒神、祛邪通閉」為大法,依證型選方:

  • 熱閉:用「安宮牛黃丸」、「紫雪丹」清熱開竅。
  • 痰閉:投「至寶丹」或「蘇合香丸」(偏寒痰者)豁痰通絡。
  • 風閉:以「羚角鉤藤湯」熄風開竅,配合針刺人中、十宣穴。

此證多屬現代醫學「小兒驚厥」、「腦炎」或「中毒性腦病」等範疇,需結合四診辨析邪正虛實。歷代醫家強調「閉證宜開,脫證宜固」,若見汗出肢冷、脈微欲絕則轉為脫證,治法迥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