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風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小兒風瀉,病證名。指慢驚風後出現的泄瀉。《幼科證治準繩》:「慢驚大病後有之,其糞稀黃褪色,或夾不消化乳食同下,此因脾虛所致。」治宜補益脾氣,用參苓白術散。
慢驚風,又稱小兒驚風,是小兒急性驚厥性疾病,以高熱、抽搐為主要臨床表現。小兒風瀉多發生於慢驚風後期,主要由於病後脾虛,運化失常所致。
小兒風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:大便稀薄,色黃,夾有未消化食物;腹痛,腹脹,食欲不振;面色萎黃,精神萎靡;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小兒風瀉的治療以補益脾氣為主,常用方藥有參苓白術散、四君子湯等。
參苓白術散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扁豆、薏苡仁、山藥、澤瀉組成。具有健脾益氣、利水滲濕的功效。適用於小兒脾虛泄瀉、腹脹便溏、食欲不振等症。
四君子湯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組成。具有健脾益氣、和胃補中、利水滲濕的功效。適用於小兒脾虛泄瀉、腹脹便溏、食欲不振等症。
小兒風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-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。
- 定期帶孩子進行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小兒風瀉是一種常見的兒科疾病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孩子有相關症狀時,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