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吼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小兒吼病,病名。即小兒哮喘。詳該條。
《醫學正傳》卷三:“小兒吼病,亦名哮喘,其病發於胸膈,因風寒之邪,客於肺經,肺氣壅塞,不能宣發,故氣逆而喘,聲吼如吼,故名吼病。”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“小兒吼病,即哮喘也。其病因風寒之邪,客於肺經,肺氣壅塞,不能宣發,故氣逆而喘,聲吼如吼,故名吼病。”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卷十八:“小兒吼病,即哮喘也。其病因風寒之邪,客於肺經,肺氣壅塞,不能宣發,故氣逆而喘,聲吼如吼,故名吼病。”
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卷十八:“小兒吼病,即哮喘也。其病因風寒之邪,客於肺經,肺氣壅塞,不能宣發,故氣逆而喘,聲吼如吼,故名吼病。其治法,當以溫肺散寒為主,兼以宣肺平喘為輔。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。若兼有痰飲,可加蘇子、杏仁、枇杷葉等。若兼有熱毒,可加黃芩、黃連、連翹等。若兼有氣虛,可加黃芪、黨參、白朮等。若兼有血虛,可加當歸、熟地、白芍等。若兼有肝鬱,可加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。若兼有脾虛,可加白朮、茯苓、山藥等。若兼有腎虛,可加山茱萸、杜仲、牛膝等。若兼有外感,可加紫蘇、荊芥、防風等。若兼有內傷,可加五味子、肉桂、附子等。若兼有食滯,可加陳皮、半夏、生薑等。若兼有水腫,可加澤瀉、茯苓、白朮等。若兼有癰疽,可加金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等。若兼有風濕,可加防風、白芷、羌活等。若兼有痰癆,可加貝母、天冬、麥冬等。若兼有肺結核,可加魚腥草、穿山甲、海蛤殼等。若兼有支氣管擴張,可加冬瓜仁、桑白皮、百部等。若兼有肺癌,可加半夏、天花粉、白花蛇舌草等。若兼有心臟病,可加丹參、赤芍、川芎等。若兼有高血壓,可加黃連、黃芩、天麻等。若兼有糖尿病,可加山藥、玉米須、桑葉等。若兼有腎病,可加冬蟲夏草、鹿茸、海馬等。若兼有肝病,可加枸杞子、決明子、菊花等。若兼有貧血,可加當歸、熟地、白芍等。若兼有便秘,可加大黃、芒硝、火麻仁等。若兼有尿閉,可加益智仁、金錢草、燈芯草等。若兼有白帶,可加白果、白花蛇舌草、益母草等。若兼有月經不調,可加當歸、白芍、川芎等。若兼有不孕不育,可加黃體酮、人參皂苷、鹿茸等。若兼有更年期綜合徵,可加五味子、肉桂、附子等。若兼有肥胖症,可加山楂、陳皮、荷葉等。若兼有失眠症,可加酸棗仁、五味子、珍珠母等。若兼有抑鬱症,可加合歡皮、遠志、硃砂等。若兼有精神分裂症,可加石菖蒲、遠志、硃砂等。若兼有癲癇症,可加天麻、白礬、全蠍等。若兼有帕金森病,可加巴金森、左旋多巴、卡比多巴等。若兼有老年痴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