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吼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小兒吼病
定義
小兒吼病又稱小兒哮喘,是中醫學中對兒童發作性痰鳴氣喘病症的專稱,屬「哮病」範疇。《幼科釋謎》記載:「小兒吼病,即哮也。」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小兒吼病發病機理主要包括:
- 外邪侵襲:風寒或風熱之邪犯肺,肺失宣降
- 痰飲內伏:脾失健運,痰濕內生,伏藏於肺
- 先天不足:腎氣虧虛,不能納氣
- 情志因素:七情過激,氣機逆亂
臨床表現
典型症狀特徵為:
- 發作性呼吸急促
- 喉間痰鳴有聲
- 胸悶氣短
- 甚則張口抬肩
- 夜間症狀常加重
證型分類
1. 寒哮
- 痰白清稀
- 畏寒肢冷
- 舌淡苔白滑
2. 熱哮
- 痰黃稠黏
- 面赤身熱
- 舌紅苔黃膩
3. 虛哮
- 氣短息微
- 動則喘甚
- 脈象虛弱
治療原則
- 發作期:以祛邪為主,治標為先
- 緩解期:以扶正為要,固本培元
中藥治療
常用方劑
- 寒哮:射干麻黃湯
- 熱哮:定喘湯
- 痰濕盛: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
- 脾肺氣虛:六君子湯
- 腎不納氣:金匱腎氣丸
單味藥
- 麻黃:宣肺平喘
- 杏仁:降氣止咳
- 白果:斂肺定喘
- 地龍:解痙通絡
預防調護
- 避免接觸過敏源
- 注意氣候變化
- 飲食清淡易消化
- 節制生冷腥膻之物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