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驚吐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小兒驚吐,病證名。見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。又名夾驚吐、驚膈吐。指小兒因受驚,引起肝胃不和而嘔吐。吐出清水稀涎,面色發青,煩躁不安,發熱不高,不思乳食等症,甚至可伴有手足輕微抽搐。治宜平肝和胃,用溫膽湯加鉤藤、葛根,煎湯少量頻服。
《小兒衛生總微論方》曰:“小兒驚吐,其證吐清水稀涎,面色青,煩躁不安,發熱不高,不思乳食,或手足微抽搐,此肝胃不和,驚痰上逆所致。治宜平肝和胃,用溫膽湯加鉤藤、葛根,煎湯少量頻服。”
小兒驚吐是小兒常見的急性消化道疾病,多因小兒受驚嚇、哭鬧過度、驚風等引起,以嘔吐為主要症狀。嘔吐物多為清水稀涎,面色發青,煩躁不安,發熱不高,不思乳食等症,甚至可伴有手足輕微抽搐。
小兒驚吐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受驚嚇:小兒受驚嚇後,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,從而導致肝氣鬱結,肝胃不和,引起嘔吐。
- 哭鬧過度:小兒哭鬧過度,會導致肝氣鬱結,肝胃不和,引起嘔吐。
- 驚風:小兒驚風,會導致肝氣鬱結,肝胃不和,引起嘔吐。
小兒驚吐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平肝和胃:小兒驚吐的病機主要是肝氣鬱結,肝胃不和,因此治療上應以平肝和胃為主。可以使用溫膽湯加鉤藤、葛根等中藥治療。
- 解除驚恐:小兒驚吐患者常常伴有驚恐不安的症狀,因此在治療上還應注意解除驚恐。可以使用安神定志的中藥治療。
- 其他治療方法:小兒驚吐患者還可以使用其他治療方法,如針灸、推拿等。
小兒驚吐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消化道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脫水、電解質紊亂等嚴重後果。因此,家長在發現小兒有嘔吐的症狀時,應立即帶小兒到醫院就診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