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腦髓風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
名詞介紹


小兒腦髓風

病證名,首見於《普濟方》。此證因小兒囟門未完全閉合,風邪趁虛侵入,直襲腦髓所致。

病因病機
小兒臟腑嬌嫩,形氣未充,尤以「腎氣不足」為關鍵。腎主骨生髓,而腦為「髓海」。若先天稟賦虛弱,或後天調護失宜,致囟門遲閉,風邪易從囟門侵入,擾動腦髓,引動內風。風邪與痰濁相搏,壅滯經絡,進一步影響氣血運行,形成本證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囟顱開解不閉,按之柔軟;
  • 頭皮筋脈緊急脹滿,骨縫處可見青筋浮露;
  • 面色蒼白無華,精神萎靡;
  • 嘔吐痰涎,痰濕內阻之象明顯;
  • 若久病不癒,風痰內擾肝經,可漸轉為「慢驚風」,見肢體搐搦、神情呆滯等症。

治法
以「疏風通絡、豁痰開竅」為原則,兼以調和氣血。

方藥
主方選用滌痰湯(《奇效良方》)加減:

  • 基礎方: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、竹茹、枳實、膽南星、石菖蒲、人參,旨在化痰息風、益氣健脾;
  • 加荊芥穗:輕揚上行,疏散頭面風邪;
  • 加僵蠶:祛風化痰、通絡止痙,尤善治風痰上擾之證。

若兼見氣血兩虛,可酌加黃耆、當歸以補益氣血;若痰熱偏盛,加黃連、天竺黃清熱化痰。

補充說明
本病與「解顱」(囟門遲閉)相關,但病機側重風邪夾痰上攻,屬「本虛標實」之候。歷代醫家強調「急則治標」,先祛風痰,後調補脾腎,以固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