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膿血痢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兒膿血痢

《太平聖惠方》記載,小兒膿血痢為一種病證,常見於夏秋季節,主要特徵是大便中帶有膿血,伴隨著急痛感。這種痢疾是由於濕熱毒氣侵入腸道,熱氣迫使血液滲入腸道並與津液作鬥爭所致。治療時應以清淨腸道和調和血液為主,可使用芍藥湯、香連丸等中藥。

中醫認為小兒膿血痢的病因有兩個主要方面:一是外邪的濕熱毒氣入侵,二是脾胃虛弱引起的內傷。外邪濕熱毒氣直接侵害腸道,導致腸道黏膜充血、水腫、滲出,形成膿血便。脾胃虛弱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使得食物中的營養不能被正常吸收,腸道內積聚過多的水濕,形成膿血便。

治療小兒膿血痢時,主要針對清熱解毒和調理腸道和血液。常用的方藥包括芍藥湯和香連丸等。芍藥湯由芍藥、甘草、大黃和芒硝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和淨化腸道和血液的作用。香連丸則由黃連、黃芩、連翹、大黃和芒硝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和淨化腸道和血液的作用。

在護理方面,對於小兒膿血痢的護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飲食方面,應選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  2. 大量攝取水分,保持正常排便。
  3. 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  4.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感染。
  5. 定期複查,根據醫生建議進行治療。

小兒膿血痢是一種嚴重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引起脫水、電解質紊亂和貧血等嚴重併發症。因此,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膿血痢的症狀,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尋求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