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睡驚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小兒睡驚
小兒睡驚,又名「肘上」,屬中醫經外奇穴之一,首見於《太平聖惠方》,後收錄於《經外奇穴圖譜》。此穴位於肘橫紋橈側端直上三分(約0.3寸),取穴時需微屈肘部。
中醫理論與主治
中醫認為,小兒睡驚穴與手太陰肺經相鄰,具有寧心安神、緩解經絡不暢之效。其主治範圍包括:
- 小兒夜啼驚悸:小兒因心神不寧,夜間易驚醒哭鬧,取此穴可安定心神。
- 肘臂疼痛:局部氣血瘀滯導致的肘關節及前臂不適,可疏通經絡以緩解疼痛。
刺灸方法
- 艾炷灸:每次施灸1至3壯,適用於小兒夜驚或局部寒凝氣滯之症。
- 溫灸:以艾條溫和灸3至5分鐘,助氣血運行,舒緩肘臂不適。
中醫機理探討
小兒睡驚穴之療效,與其近肺經「尺澤」相關。肺主氣,朝百脈,此穴能調和肺氣,進而影響心神。小兒臟腑嬌嫩,神氣未充,易受驚擾,刺激此穴可助氣血調和,舒緩驚恐。此外,其位置鄰近肘部筋脈,故對肘臂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之疼痛亦有改善作用。
此穴位於肌肉淺薄處,臨床施治需循經取穴,結合整體辨證,以達最佳效果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