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焠臍風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焠臍風(燈火焠法治療臍風)
焠臍風為中醫外治法中焠法之一種,專用於治療新生兒臍風(即破傷風)。此法首見於清代醫家張振鋆所著《厘正按摩要術》,屬傳統中醫燈火療法的重要應用。
治療機理
中醫理論認為,臍風乃因斷臍不潔,風毒之邪由臍部侵入,循經脈內犯,引動肝風所致。燈火焠法通過燃燒燈草芯產生的溫熱刺激,作用於特定穴位,可達到以下功效:
- 開竅熄風:通過刺激囟門、人中諸穴,醒神開竅,平息內風
- 通絡鎮痙:溫熱刺激可疏通經絡氣血,緩解肌肉痙攣
- 解毒驅邪:直接作用於臍部周圍,驅除風毒邪氣
操作部位與手法
根據《厘正按摩要術》記載,焠臍風需在以下部位施術:
-
頭面部穴位:
- 囟門(前囟)一燋
- 眉心(印堂)一燋
- 人中(水溝)一燋
- 承漿一燋
-
上肢穴位:
- 兩手大指少商穴各一燋(共二燋)
-
臍部區域:
- 臍旁四周六燋(均勻分布)
- 臍帶未落者,於帶口一燋
- 臍帶已落者,於臍帶脫落處一燋
總計十三燋,每燋指一次燈火灼灸。"燋"即用燈草蘸油點燃後快速觸及皮膚即滅的動作。
歷史演變與現代應用
焠臍風作為傳統中醫急救技術,在現代醫學發展前曾廣泛應用於新生兒破傷風的早期處置。其理論基礎源於中醫"以熱引熱"、"以火攻毒"的治療思想。
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和新生兒破傷風防治體系的完善,此療法因以下原因已少用:
- 西醫破傷風抗毒素及抗生素的普及
- 無菌接生技術的推廣使臍風發病率大幅下降
- 現代對新生兒皮膚護理的更高要求
然而,從中醫外治法發展史來看,焠臍風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,體現了古代醫家對新生兒急症處理的獨特思路和臨床智慧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