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痿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兒痿證,是指小兒四肢軟弱,不能隨意運動的病證,臨床以下肢為多見。小兒痿證,在《素問.痿論》中稱"痿躄";後世有稱"軟腳瘟"、"軟風"者。由於它具有傳染性,故又有"痿疫"之稱。近代醫家認為《醫林改錯》中的"小身半身不遂"頗類此證。本症多見於5歲以下小兒,以1-2歲發病率最高,多流行於夏秋季節。本證與成人的"肢體痿癈"在年齡與發病季節上,均有明顯不同。

【常見證候】

由於本證的病程具有由表入裡,由實至虛,由輕到重的發展經過,所以證候分類上有一定的聯貫性,現按其病程的進展分類如下:

濕熱初侵,邪犯肺胃:

肢體肌肉疼痛,屈伸困難,皮膚感覺過敏,不喜撫抱,甚則頸項強直,常有發熱汗出,咳嗽流涕,惡心嘔吐,煩躁或嗜睡,便溏溲黃,苔薄膩,脈濡數。

濕熱阻絡,氣虛血瘀:

以四肢癱瘓為主,尤以下肢不對稱癱瘓為多見。發熱漸退,肢體軟弱無力,皮膚欠溫,或口眼歪斜,舌質紅,苔膩,脈細滑。

邪去正虛,肝腎虧損:

癱瘓日久,肌肉萎縮,皮膚發涼,甚或出現各種畸形,具有癱、萎、軟、鬆、冷、變形的特點。舌淡紅,少苔或無苔,脈沉細弱。

【鑒別分析】

濕熱初侵,邪犯肺胃:

乃因外感風濕熱疫毒,內傷生冷不潔之物而致。肺為清肅之臟,主一身之皮毛,疫毒外襲,肺氣鬱閉,營衛不和,致見發熱咳嗽等表證;穢濁之氣內傷脾胃,使清氣不升,濁氣不降,故有嘔吐便溏等裡證。疫毒流注經絡,使氣血不得宣通,濕熱不攘,筋脈拘急,故見肢體疼痛,皮膚感覺過敏,甚則頸項強直。疫毒初犯,病屬實證,治宜祛風解表,清熱利濕,佐以通絡。方選葛根黃芩黃連湯合甘露消毒丹加味。

濕熱初犯,此時變證最多。若風邪偏盛,濕泛為痰,風痰內竄,蒙蔽清竅,則可見神昏驚厥,當急投清肝息風,滌痰開竅之劑,可選羚羊鉤籐湯合菖蒲鬱金湯,甚或送服至寶丹;若痰阻氣道,證見呼吸促迫,吞咽困難,煩渴不安者,急進清熱宣肺,豁痰平喘劑,方用五虎湯加味。尚有少數患兒,初起即見昏痙喘厥,此為風痰交熾,邪盛正虛,應按暴脫證急治之。

濕熱阻絡,氣虛血滯:

由於正氣無力達邪,或失治誤治,使濕熱之邪深入經絡,鬱結陽明。陽明主潤宗筋,主束骨而利關節。濕熱內鬱不解,必致胃氣匱乏,四肢無所稟受,則宗筋鬆弛而無力束骨;故見肌肉鬆弛,肢體癱瘓。濕性重濁而性趨下,所以尤以下肢癱瘓為常見。治宜清熱利濕,益氣活血,方用三妙丸合補陽還五湯,若口眼歪斜者,加用牽正散。

邪去正虛,肝腎虧損:

癱瘓日久,邪雖去而正氣不復,尤以精血兩傷,肝腎虧損為重。肝主筋,腎主骨,精血不能潤養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