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兒諸熱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小兒諸熱

小兒諸熱是指小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發熱症狀。小兒因臟腑嬌嫩,陽氣常有餘,陰氣常不足,所以一旦生病就容易出現發熱,不管是外感或內傷,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發熱。由於小兒「易虛易實,易寒易熱」,所以發熱及其變化較迅速。

小兒諸熱的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熱,也會伴隨其他症狀。發熱的程度、性質、時間、規律等因病因、病性、病位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
(一) 小兒表熱

多由外感風熱或暑熱引起。發熱較輕,不超過38℃,面紅、口渴、煩躁、汗出、舌紅、苔薄黃。

(二) 小兒裏熱

多由內傷積熱或外感熱邪內陷所致。發熱較重,可達39℃以上,面紅、口渴、煩躁、大便祕結、小便黃赤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。

(三) 小兒實熱

多由外感熱邪或內傷實熱所致。發熱較重,可達40℃以上,面紅、目赤、口渴、煩躁、大便祕結、小便黃赤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數。

(四) 小兒虛熱

多由內傷虛熱或外感熱邪久病不愈所致。發熱較輕,不超過38℃,面色蒼白、神疲乏力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清長、舌淡、苔薄白、脈細弱。

(五) 潮熱

多由陰虛火旺所致。夜間發熱,白天不熱,或早晨發熱,午後消退,或反覆發熱,伴有盜汗、口乾咽燥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。

(六) 煩熱

多由陰虛火旺或氣陰兩虛所致。午後或夜間發熱,伴有口乾咽燥、心煩失眠、大便乾燥、小便短赤、舌紅少苔、脈細數。

(七) 壯熱

多由陽明熱盛所致。發熱高熱,面紅目赤、口渴喜飲、煩躁不安、大便祕結、小便短赤、舌紅、苔黃、脈洪大。

(八) 疰夏

多由暑熱內蘊所致。發熱不高,但午後加重,伴有頭昏、身重、食慾不振、大便溏薄、小便短赤、舌淡、苔薄白、脈細弱。

小兒諸熱的治療應根據病因、病性、病位辨證施治。外感熱邪者,可用辛涼解表法;內傷實熱者,可用清熱瀉火法;內傷虛熱者,可用滋陰清熱法;陰虛火旺者,可用滋陰降火法;氣陰兩虛者,可用益氣養陰法。

小兒諸熱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天氣變化,避免受涼感冒。
  2.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、油炸、煎烤等刺激性食物。
  3.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,勤開窗通風。
  4. 加強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5. 定期體檢,及早發現疾病。

小兒諸熱是小兒常見病,家長應提高警惕,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熱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