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3-11-20

名詞介紹


小腹[1],人體部位名。指下腹的中部。《靈樞[2].經脈[3]》:「肝足厥陰之脈,……入毛中,過陰器,抵小腹,挾胃。」

小腹,又名下腹、下焦[4],是人體下腹部位,包括恥骨聯合至臍下部位,包括了生殖器官、膀胱[5]、直腸[6]等。小腹是人體重要的生理部位,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,也是人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區域。小腹的健康與否,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。

小腹的保健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飲食調理。小腹是人體的消化系統所在地,因此飲食調理是小腹保健的重要方面。飲食要以清淡、易消化為主,少吃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的食物。
  2. 運動鍛鍊。運動鍛鍊可以增強小腹的肌肉力量,改善小腹的血液循環,提高小腹的免疫力。適合小腹鍛鍊的運動有慢跑、游泳、瑜伽等。
  3. 注意保暖。小腹是人體的一個重要部位,因此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涼。
  4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小腹的健康,包括戒菸、戒酒、不熬夜、不暴飲暴食等。

小腹是人體重要的生理部位,因此要重視小腹的保健。通過飲食調理、運動鍛鍊、注意保暖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,可以有效地預防小腹疾病,保持小腹的健康。

參考資訊


  1. 小腹痛_百度百科

  2. 靈樞經(東周戰國時期的中醫學作品)_百度百科

  3. 經脈_百度百科

  4. 下焦 - 医学百科

  5. 解剖学/膀胱 - 医学百科

  6. 直肠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