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小腹滿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19
名詞介紹
小腹滿
小腹滿為中醫證候名,指臍下部位(即小腹)出現脹滿不適之感。此證多與氣機鬱滯、水濕停聚、瘀血內結或寒凝下焦等病理因素相關,臨床須辨明病因病機,方能對證施治。以下分述其常見證型及治法:
- 蓄血證
傷寒發熱期間,若見小腹硬滿而拒按,且小便自利(無尿澀痛或不利之象),多屬瘀熱互結下焦之蓄血證。輕者可用桃仁承氣湯以活血化瘀、通下瘀熱;若兼見神志失常、發狂等癥,則為瘀血重證,宜用抵當湯破血逐瘀。 - 陽虛水泛
若小腹脹滿伴手足厥冷、畏寒神疲,或見下肢浮腫、小便不利,此乃陽氣虛衰、水濕內停之候。治法當溫陽利水,方選真武湯加減,以振奮腎陽、化氣行水。 - 寒凝下焦
患者手足厥冷,無結胸證(無胸脘硬痛),而小腹滿,按之痛,多因寒邪凝滯於膀胱或關元部位所致。此類證候可選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溫經散寒,並配合艾灸關元穴以增強溫通之力。 - 氣滯濕阻
小腹脹滿,叩之如鼓,伴矢氣頻作或排便不暢,多屬肝鬱氣滯或濕阻中焦,氣機升降失司。治療可選四逆散合五苓散疏肝理氣、利濕化濁;若偏於寒濕,可佐以平胃散燥濕運脾。
小腹滿一證,須結合全身症狀及舌脈辨析。大抵實證多責之瘀、熱、氣滯,虛證則常見於陽虛或氣血不足。治法或攻或補,或溫或清,皆需切合病機,方能奏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